異地就醫人員分為哪幾類?如何進行備案?
?
異地就醫人員分為哪幾類?
異地就醫人員歸為兩大類: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和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其中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包括異地安置退休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外出務工農民、外來就業創業人員;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包括轉診轉院人員,自行外出就醫人員,因出差、探親、旅游等臨時在外就醫人員。
異地就醫備案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異地就醫備案不再需要提供證明材料,異地長期居住人員不再提供戶籍證明、居住證等證明材料,實行承諾備案制(個人承諾異地居住、生活、工作);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備案不再提供轉診轉院證明或在外就醫急診證明等證明材料。
省內跨市臨時就醫需要備案么?
省內跨市“臨時外出就醫人員”住院,普通門診、門診慢特病就醫一律取消備案手續,在就醫地市所有開通住院、普通門診、門診慢性病聯網結算的醫療機構就醫費用直接聯網結算。
異地就醫人員如何進行備案?
(一)線上備案
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和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可以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進行自助備案。
通過網辦、掌辦等渠道辦理異地長期居住備案的,在提交時勾選《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備案個人承諾書》進行簽名承諾。
(二)線下備案
通過窗口等其他途徑辦理異地長期居住備案的,可在《基本醫療保險長期異地就醫備案個人承諾書》上簽字,醫保經辦機構留存。
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如何取消備案?
異地長期居住人員辦理備案后在長期居住地就醫,享受與參保地就醫相同的報銷比例,一次備案長期有效。在備案的長期居住地以外就醫(包括棗莊當地),按照臨時外出就醫政策執行。
辦理了“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備案后,在備案有效期內(備案未滿6個月)確需回參保地就醫的,按以下原則處理:通過提交備案就醫地戶籍證明、居住證或單位工作證明等材料,申請將長期異地就醫備案變更回參保地的,享受與參保地同等的醫保待遇;未提供上述有關證明材料,單純采用個人承諾方式備案的,按“臨時外出就醫人員”醫保待遇政策執行。
異地就醫受定點醫療機構的限制么?
異地就醫(包括異地長期居住和臨時外出就醫人員)直接備案到就醫地,不再備案到具體醫療機構,參保人員可在備案的就醫地所有開通聯網的住院和普通門診定點醫療機構中自主選擇就醫,并實現聯網結算。取消參保人門診慢特病省內跨市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家數的限制,門診慢特病跨省聯網結算備案的定點醫療機構家數,按國家規定執行。
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如何享受待遇?
“臨時外出就醫人員”發生的異地住院、門診慢性病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在同級醫療機構基礎上降低10%,異地普通門診費用執行和本地相同的報銷政策,報銷比例不降低,一個年度內,參保人員發生的符合醫保支付范圍的異地普通門診費用與本市普通門診醫療費用累加計算,達到最高支付限額的不再納入報銷。醫療費用無法聯網結算的,住院、普通門診醫療費用回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報銷,門診慢性病醫療費用回慢性病定點醫療機構報銷,醫院墊付的異地門診慢性病醫療費用據實結算。